媒体聚焦
 院内新闻 
 媒体聚焦 
 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医院新闻>>媒体聚焦>>正文
中国中医药报:伍炳彩——痴迷中医 力挽沉疴
2014-12-02 15:56  
[字号: ]

编者按:11月28日,《中国中医药报》专刊以“伍炳彩:痴迷中医 力挽沉疴”为题,报道了我校伍炳彩教授相关情况,具体内容如下:

伍炳彩:痴迷中医 力挽沉疴

中国中医药报记者 魏敏 姬美玲

导 语

说起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伍炳彩,得从一组数据说起:从医52年,74岁仍坚持每周门诊4个半天,每年接诊近10000人次,其中近1/10来自于江西以外各省市;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2部,参编著作5部。带徒30余年,已有多位高徒成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担负江西省保健委员会中医保健任务20余年,多次应邀前往中南海会诊……他孜孜不倦,坚持奋斗在中医临床一线,用实际行动推动中医事业发展。而这一切,只为了他常说的那句话:“为中医争一点面子。”

简 介

伍炳彩,1940年出生于江西吉安,毕业于江西中医药大学(原江西中医学院),毕业留校不久,又师从著名中医学家姚荷生学习,受益良多。现为江西省名中医,江西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中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伍炳彩长期坚持中医临床,尤擅内科,疑难杂症,如中医的肝病、湿病、表证、产后风等,西医的肝炎、肾炎、心律失常、哮喘、久热不退等疾病。在临床诊疗中,精通脉学,善于化裁经典,灵活辨证,对于疑难重疾往往能力挽沉疴。

伍炳彩徒弟和身边的人谈起他,一致的感触是他对中医的“痴”。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国医堂主任蒋小敏告诉我们,伍炳彩这辈子把全部身心都放在中医事业上,没有其他的爱好,白天看病,晚上看书。每次出差,在工作之余,伍炳彩只会去两个地方。一是当地的中医院,去考察医院的门诊量、管理等;另外,就是去书店,只要他认为有用的书都会买,有时更会花上几千块钱。正是对于中医的这种痴迷,造就了他一生淡泊名利,独爱中医,以中医未来为已任的崇高气节。

痴——学术篇

坚持学习 博采众长

“伍炳彩最大特点就是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为我所用”,其师姚荷生先生曾这样评价他。对于自己的从医经历,伍炳彩认为是一个不断读书、不断学习的过程。他博览中医群书,精于仲景学说,却不拘于门派之别,常读《素问》《伤寒论》《金匮要略》《千金方》以及金元四大家、张景岳、李中梓等人的著作。此外,他还注重向现代医家学习,如学习施今墨之药对处方,汪承柏使用豨莶草、茜草退黄,蒲辅周之擅用升降散、颜德馨之久病怪病有瘀之学说等。他最为敬重姚国美、姚荷生、蒲辅周,开方轻灵的特点便是受他们的影响。而伍炳彩精深的脉诊功夫,更是得姚荷生先生真传。从师名医姚荷生时,由于老师教学严苛,只教一遍,为了有更多的机会跟老师学习,他常常奔波于老师出诊的地点,有时甚至一小时前才得知老师出诊,都会抛下手头事情,借自行车匆忙赶去。他相信,只有坚持努力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才能更好地指导临床工作。

痴迷经典 精于《金匮》

伍炳彩熟读经典,对张仲景的《金匮要略》研究最为精深。读《金匮》的时候,他特别重视理解和临床应用,对每一个字,每一个方子,每一个言论都反复研读,反复验证。他对《金匮》的研究多有创见,提出的学术观点,解决了《金匮》研究中的一些疑难问题,得到了全国同行的认可。例如,提出《金匮》肺痈与水饮关系密切,并列举了十条证据;他还认为《金匮》的肺胀与风水关系密切,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金匮》治肺胀的方剂也可借用治风水,扩大了风水的治疗方法;对《金匮》多处难解脉象做了合理解释等。此外,伍炳彩长期从事《金匮》的研究与教学,发表了一批高水平的研究论文,如《评五版<金匮要略>讲义》《金匮要略脉法辨难》《谈谈金匮的诊脉部位及运用原则》《试析<金匮要略>对血分湿热的论述及与气分湿热之异同》等。这些研究的开展,进一步加深了他对仲景理论的理解,为他在临床工作中善用经方,精于辨证打下了基础。现在,临床中碰到疑难杂症,伍炳彩还会反复翻阅《金匮》,成功帮助许多疑难杂症患者解除病痛。

编书成册 精益求精

对于伍炳彩来说,中医是一份信念和责任,将所学所悟,集结成册,是对中医未来发展最好的交代。中医是一门经过长时间不断总结、不断提炼,并得益于代代传承的学问。中医五千年江河不废,先人的记载和著作起着重要作用。当问及会不会将自己的理论,尤其对于治疗湿邪方面的成就梳理成册,他迫不及待地说:“会,肯定会。我的老师告诉我们,中医之所以有今天,文人之功也,中医之所以止于今天,文人之过也。”在理论还没有得以完善之前,就发表出来,有时会存在漏洞,甚至会造成错误的引导。近10年来,伍炳彩认为,自己的理论水平处于发展迅速的阶段,且身体很好,临床中的理论还在不断完善中。因此,他希望等理论更加成熟后,再进行整理出版,为中医临床提供更加准确,更具参考性的理论。

痴——临床篇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伍炳彩在坚持读书的同时,更痴迷于奋斗在临床第一线。至今为止,医人无数。无论达官贵人或是平民百姓,他总能抛开手边的事情,第一时间出现为患者看诊。作为江西省委干部保健医生,尽职尽责,随叫随到。面对彻夜排队挂号的患者,废寝忘食,不忍患者等待,常常延长坐诊时间,更为千里迢迢慕名而来的外地患者免号诊治。

四个坚持

临床中,伍炳彩有四个坚持。这成了他诊断准确,对症下药,不断进步的基础。

一、审于问诊。疑难杂症往往病情复杂,原因各异,表现不一,仅采用望、闻诊法,难以准确判断。因此,伍炳彩坚持详细问诊,综合辨证。有一次,一位久烧不退的病人,经过长时间治疗,不见效。前一个医生因其没有呕吐现象,根据舌苔厚,并未使用蒿芩清胆汤。而伍炳彩经仔细询问后,得知其虽没有呕吐却有嗳气这一胃气上逆的表现,故用蒿芩清胆汤,患者服后一剂止二剂愈。

二、精于把脉。脉诊虽为四诊之末,却是中医看家本领。王叔和讲“心中了了,指下难明”,想要准确判断指下脉象,确定主证,并非易事。而伍炳彩却精通脉诊,往往能指下了了,并以脉诊作为判断病情的主要依据。有一次,中央某杂志主编到江西调研,偶感风寒,邀伍炳彩诊治,把脉后,问其“是否得过肺结核?”其拍案称奇,站起身子,竖起拇指,连连说“了不起,了不起。”原来他患肺结核已几十年,看过不少中医,却无人能道出他有结核病史。

三、勤于思考。中医讲究辨证论治,辨证的基础就是要有全面深入的思考,只有仔细思考后才有可能做出合乎事实的辨识。临床上对疑难杂症的诊断,尤其要有清醒的判断,独立的见解,才能不为病情的复杂所遮蔽。现在临床上不明原因的发热性疾病很多,西医往往没有很好的办法。因此,伍炳彩常常被江西省各大西医院邀请前去会诊,通过仔细的辨证与思考,解决了许多西医无法解决的疑难杂症。

四、善于总结。伍炳彩认为总结经验,提炼理论,是临床医生学术水平提升的重要环节。只有通过不断分析,不断总结,才有可能对某个问题在理性认识上达到新的飞跃。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伍炳彩对湿邪致病的特点、湿病的诊断要点、湿邪辨证的要点、湿邪的临床治疗进行了总结,从而对湿病形成了一个框架性的认识。

从湿着手 屡起沉疴

伍炳彩擅长以湿邪论治疑难杂症。他认为疑难杂症,多与湿有关。湿邪致病范围广泛,涉及人体五脏六腑和各组织器官。湿病常常伴随着复杂的临床表现,不易辨别,长期的临床经验让伍炳彩在治疗湿邪上形成了自己一套独到的理论见解。

伍炳彩对湿病有很深的认识,在传统认识的基础上,将其致病的特点概括成了九点,即广泛性、隐匿性、病程的迁延性、湿邪易伤脾阳、滞中与蒙上趋下性、黏滞重着、秽浊性、兼挟症多、证候的迷惑性。除了对湿邪致病的特点了如指掌之外,伍炳彩对湿邪的诊断也非常精准,他总结了辨别湿病的“湿病七辨”,即辨小便浑浊、辨汗、辨身热足寒、辨口黏、辨面色、辨舌苔厚薄、辨脉濡七个方面,给临床上辨别湿邪致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有一患者发热一个月,不明原因,在医院用抗生素治疗,效果不显。病人自诉发热起于午后,稍恶寒,体温多在37.3℃~37.7℃之间,伴全身汗出,咳嗽咯痰,痰少而黏,口干咽燥,疲乏无力,胸闷身重,大便溏薄,小便黄。咽稍红肿,舌质红苔厚稍黄,脉数寸脉浮。经诊断分析,伍炳彩认为其为湿热所致,系湿热之邪客于上焦,致使气机不畅,阳气郁久化热所致。故用《温病条辨》银翘马勃散合杏仁汤加味:银花12克,连翘12克,马勃10克,牛蒡子6克,射干10克,茯苓10克,杏仁10克,甘草6克,黄芩6克,白豆蔻6克,桑叶10克,滑石12克,梨皮10克,川贝6克。服5剂,咳嗽发热均减,体温37.1℃~37.4℃,精神较前佳,仍胸闷不适,时觉恶心欲呕。守上方加青蒿、陈皮、竹茹各10克。继服7剂,发热除,胸闷大减,偶咳嗽,唯觉疲乏纳差,终以调理脾胃法善后。

注重五脏 多法论治

伍炳彩在临床中,非常注重从五脏论治内伤杂病,从《金匮》的脏腑经络辨证理论为出发点,综合六经、三焦、卫气营血等方法进行辨证。此辨证方法可以使疾病的证型变得更加清晰,突出主证,使治疗的套路更加扩大,提供更多治疗方法。近些年来,伍炳彩的学生在毕业论文中对他的五脏论治理论多次进行了总结,如失眠从五脏论治、胸痹从五脏论治、眩晕从五脏论治等。

1978年,某女,患者头昏失眠两月余,头昏厉害时伴视物旋转,但不呕吐,走路需人搀扶,胆小易惊,不敢过马路,失眠多梦,口渴不欲多饮。其夫为医师,曾用中药养阴安神、补气养血安神等方剂,治疗无效,又用西药镇静剂,亦无好转。某附院内科及神经科检查无异常发现,诊断为神经官能症。后就诊于伍炳彩。诊时症如上述,小便黄短偶有热感,大便偏干,口稍黏,面隐红,舌红苔白,脉沉细弦,尺脉更沉。证属下焦湿热伤阴,肾阴不能上济心火,以致心肾不交。拟猪苓汤加减:猪苓10克,云茯苓10克,滑石15克,泽泻10克,阿胶10克,夜交藤10克,酸枣仁10克。5剂。6日后二诊:服上方后,小便转长、转清、偶有灼热感,心悸、失眠、头昏均减轻,仍守原方再进5剂。以后患者复诊几次,因病情逐日好转,病因病位未变,故守原方不变,共服药25剂,诸症消失。

经方化裁 用药轻灵

临床上,用药轻,药味少,伍炳彩常常被人戏称“胆小”。伍炳彩喜用经方、时方,用药轻灵是其临床最大的特点。看过中医的人都知道,一个处方常常要用到很多种药材,而伍炳彩擅长用最简单的处方解决内科疑难杂症,如湿邪、热病等,一方面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另一方面减轻了患者脾胃的负担,更避免导致病情错综复杂。伍炳彩对慢性病不主张用大剂量,给学生上课时常举例说:“蒲辅周给周总理看感冒的时候,仅用几分钱的药就治好了”。

伍炳彩对于经方的应用可谓炉火纯青。其中,银翘马勃散最为常用,运用之灵活,令人称奇。银翘马勃散出自清吴鞠通《温病条辨》上焦篇,为“辛凉微苦”之剂,可清热解毒,利咽除湿。伍炳彩不仅将此方用于以咽喉病变为主的疾患,如急、慢性咽喉炎、扁桃体炎等,更擅长用于治疗感冒、咳嗽、发热、失眠、痹症、肿胀等症伴见有咽喉不适,或咽喉疼痛,或咽部红肿,或咽中有痰、梗阻不适,或扁桃体肿大,或咽后壁有滤泡增生等症状。以下为伍炳彩用银翘马勃散治疗疑难杂症的案例,以示其用方为妙。

一个12岁的女孩,患了骨头里奇痒的怪病,父亲带她到湖南湘雅医院、北京协和医院查未果,经人介绍找到伍炳彩。经问诊,患者有喉阻的现象;经查看,发现咽后壁有滤泡;经把脉为两手寸脉浮。根据这三点,伍炳彩用银翘马勃散加一味莪术,患者服用28剂后,痊愈,无复发。

诚惶诚恐 心存仁慈

自从医以来,伍炳彩熟读孙思邈的《大医精诚》,备受鼓舞,一生行医怀着诚惶诚恐,救死扶伤的信念,真正做到了把病人当亲人,以病人之苦痛为己有之苦痛,一意赴救,心无芥蒂。

汤某,女,94岁,原有冠心病、糖尿病、骨质疏松症等疾病,5月19日起发热,体温在38.5℃左右,全天发热,诊断为肺部感染,经使用多种进口抗生素治疗三周,发热不退,病情渐重,多次通知病危。6月7日下午就诊,院方认为患者由于肺部感染未控制,已诱发呼吸衰竭,合并心力衰竭,预后极差。会诊时因患者已上呼吸机,加之年高病重,病情问不到。家属告知其精神极度疲倦,昏睡,面肢浮肿,上肢为甚,面色淡黄,颈以上微汗,腰以下无汗,不主动索饮,欲热饮,每次约100毫升,不咳,翻身则喘促,汗出,大便失禁。为了观察病情,伍炳彩在病房停留约半小时,病人自动流出大便3次,色淡黄,无明显臭味,小便淡黄,无明显臊味,撬开口腔,见病人舌苔白厚,舌质淡舌体胖,无口臭,无明显烦躁,脉虚数两寸俱浮。辨证为太阴肺脾两虚,痰湿内停,表里相兼,虚实夹杂,方用参苏饮加防己,并嘱停用抗生素。服 药4剂,病 人 体 温 逐 渐 下 降 至36.9℃,精神显著好转,能睁眼看人,能回答简短问题,手臂浮肿减轻,下肢稍肿,已停用呼吸机,大便不失禁,家属及院方均认为奇迹,经连续会诊3次,服参苏饮加味14剂病情渐平出院。

当碰到不是很确定的病症,他会告诉患者明天再来。晚上回家,仔细查阅资料后,或虚心向他人请教,思考总结后再给病人开方;如果碰到解决不了的疑难杂症,他会告诉病人:“是伍炳彩治不好你,不是中医治不好”,并负责的向病人推荐其他医生;有时他还会主动留下病人联系方式,即使病人不来找他,他也会打电话给病人,询问病情发展。

如今,伍炳彩已是74高龄,医院为其身体着想,每次坐诊限号40个。但是仁慈的老医生总是不忍拒绝千里迢迢来看病的患者,常不顾医院反对擅自加号,常常顾不上吃饭,3次因胃溃疡进医院。他看病尽职尽责,用方简单,所开经方特别便宜,有时就几块钱。而慕名而来的病人太多,伍老常常要加号为病人看病,因此,医院的其它部门也要一起加班。医院的领导开玩笑说:“伍老,您的社会效益虽然很好,但也要兼顾一下经济效益啊,药能不

能开贵一点,也不能让医院亏本啊?”伍炳彩想了想认真地说:“不行,张仲景说治病要先表后里,而解表的药都是很便宜的。”能 用 便 宜 的 药 解 决 的,绝 对 不 会 开 贵 的药。

痴——育人篇

教学育人 孜孜不倦

除了痴迷于经典、临床治疗外,伍炳彩非常重视中医的传承。他心系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认为中医博大精深,不乏治病的方法,却缺乏用中医药解决问题能力的人。

因此,伍炳彩特别注重中医人才的培养,每年都要带大量的研究生、留学生、本科生,作为第三、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先后指导了伍建光、周茂福、曾建斌三名学术继承人。近年来又指导了多批优秀临床人才。至今,74岁的伍炳彩,讲课前都会认真的备课,讲起课来常常慷慨激昂,激动起来晚上回家常常睡不着觉,恨不得所有的学生可以一夜间成才。他讲课非常深刻,注重实用性。在教学中,他强调一定要熟悉经典,如果可以正确的理解原文,在临床应用中一定可以起到很好的疗效。因此,他在讲课中很注重理论结合临床案例,注重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和应用,提倡学生多临床、早临床,鼓励学生用中医解决问题。在带徒过程中,伍炳彩口耳相授,言传身教,常常自己诊断完先不开方,让徒弟诊断,并询问其应该开什么方子,等徒弟说完后,自己再进行点评。徒弟谈到他的教学方法时,都感叹受益匪浅。此外,基于其突出的学术成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建立国家级名中医工作室——伍炳彩名中医工作室,并成功的召开了全国性学术研讨会。

如今,伍炳彩一家三代从医,儿子和外孙继承其志,跟随他学习中医。伍炳彩说:“在从医的道路上,五十年风雨,五十年收获,其忙也匆匆,其乐也淘淘。”从医的五十年中,无论是学术研究,或是临床实践,还是教学育人,伍炳彩都全身心的投入,无私的为中国的中医药事业贡献着自己作为一个医者的力量。

网址链接:http://www.cntcmvideo.com/zgzyyb/html/2014-11/28/node_7.htm

关闭窗口


总值班电话:0791-86362720

 

2015 365bet体育在线比分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